简 |

新聞中心

區領導接受《人民日報》等媒體采訪時表示創新體制機制推動綠色金融改革開花結果
來源:廣州政府門戶網 | 作者:pmo2ae413 | 發布時間: 2018-03-23 | 1305 次瀏覽 | 分享到:
 媒體采訪蔡建
  
      今日花都訊 3月21日,《人民日報》、《廣州日報》等媒體就花都綠色金融改革的情況及設想采訪區委常委、區政府黨組副書記蔡建。蔡建表示,花都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區正通過“兩個創新”“四個加強”,推動綠色金融綠色產業集聚發展,並取得初步成效。截至2017年12月,試驗區新增註冊資本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784戶,增長50%;銀行業綠色貸款余額51.05億元,占全部貸款余額的6.52%。

  兩個創新:推動改革向深水區發展
  蔡建指出,花都通過創新體制和機制,促進綠色金融和綠色產業協調發展。壹是創新綠色發展政策激勵機制。試驗區制定出臺支持綠色金融、綠色產業發展的80條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強的“1+4”配套政策文件,明確從2017年起,區財政連續五年每年安排不低於10億元的專項資金支持綠色發展。二是創新產融對接機制。研究制定《廣州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綠色企業和項目庫管理辦法》,選出需重點支持的綠色企業和項目,明確予以限制或退出的高耗能、高汙染項目,探索建立綠色環保領域的“白名單”和“黑名單”,利用“數據庫+服務網”模式,搭建試驗區銀企融資對接平臺。三是創新綠色認證和評價機制。與第三方認證機構合作,委托其開展綠色金融評價體系的研究並建立綠色認證和評價機制。同時,根據綠色認證和評價標準,加快編制轄區綠色資源資產負債表,通過貨幣化的方式將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四是創新綠色金融風險補償機制。對開展綠色信貸、綠色基金、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等綠色金融業務的金融業各類機構,按其損失金額的20%給予風險補償,最高100萬元。
  其次是創新產品和服務,拓寬綠色企業融資渠道。壹是不斷提高綠色信貸比例。加大綠色金融資源投向綠色產業的比重,2017年底試驗區銀行業綠色貸款余額51.05億元,從2016年的占比2.02%增長到2017年的6.52%。二是加快推動綠色債券發行。鼓勵銀行機構發行綠色金融債,廣東華興銀行已發行50億元綠色金融債並正在投放,廣州銀行50億元綠色金融債發行順利推進並將定向投向試驗區綠色項目。支持企業發行綠色企業債,廣州發展集團發行24億元廣東省首單綠色企業債券。三是提高綠色保險覆蓋率。與人保財險廣州分公司合作開展綠色保險業務,在試驗區積極推廣環境汙染強制性責任保險、安全生產責任保險、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區財政給予適當補貼。支持人保財險廣州分公司與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探索開展碳交易履約保險。四是積極設立綠色基金。積極設立空港投資基金、廣州北站基金、綠色低碳發展基金,推動各類綠色基金集聚,撬動和引導社會資本,為轄區綠色產業和項目發展提供資金支持。五是創新碳金融業務。積極支持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開展碳排放權交易、碳配額抵押融資等碳金融業務。目前,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累計成交配額突破6500萬噸,總成交金額超過15億元。六是研究推廣環境權益質押融資並形成標準化體系。依托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加快推動環境權益質押融資試點,鼓勵銀行機構發行環境權益抵質押等信貸產品。  
  四個加強:確保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蔡建強調,要推進改革向縱深發展,必須采取有力措施。花都根據自身實際並結合國內、省內和市內情況,從四個方面著手。
  加強組織領導,全力保障試驗區加快建設。建立省市區三級聯動、政學商高效互動的工作機制,統籌推進試驗區建設。壹是完善工作機制。省、市、區已成立三級工作領導小組。廣東省成立了由省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省、市、區三級參與的廣東省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工作領導小組。廣州市已設立廣州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推進領導小組。我區已設立花都區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並分別制定了工作職責和議事機制。二是加強隊伍建設。構建強有力的金融工作管理架構,單獨設置花都區金融工作局。三是強化智力支持。推動成立廣東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統籌利用綠金委、壹行三局、地方政府、金融機構、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綠色相關領域近百名領導和專家學者的專業優勢,為試驗區建設提供智力保障。
  加強區域合作,共建粵港澳綠色金融核心圈。壹是積極參與區域金融活動。通過參加亞洲金融論壇等形式,大力推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的政策優勢、環境優勢,吸引港澳地區金融機構來試驗區開展綠色金融業務。二是加強與港澳綠色金融合作。鼓勵港澳地區金融機構在試驗區設立分支機構或成立合資證券、基金、期貨和保險公司,當前正大力推動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太平行證券等企業牽頭在試驗區設立以綠色業務為主的合資證券公司,目前正報國家證監委審批。三是開展大灣區綠色金融合作。加強與深圳、珠海、佛山等大灣區各城市之間的交流,開展大灣區綠色金融合作。
  加強風險防範,構建綠色金融風險防控體系。壹是提高金融風險的識別能力。通過對綠色信貸、綠色證券、綠色保險以及碳金融等綠色金融業務進行統計和設立評價指標,加強對區域綠色金融發展水平的科學評價和風險評估,不斷強化銀行、發債人和金融中介機構對綠色信貸和債券的風險分析能力和識別能力。二是建立綠色金融風險防控平臺。與廣東省地方金融風險監測平臺合作,建立實時高效的金融風險分析及管理信息系統,將試驗區內企業信息錄入監測平臺,對區內各類綠色金融風險進行實時監控,及時發現、化解並處置金融風險。三是強化環境信息披露。積極引導試驗區金融機構、上市企業落實環境風險評估和信息披露等制度,切實加強金融風險防範。
  加強綠色引領,促進綠色資源集聚發展。壹是綠色金融集聚效應初步形成。廣州綠色金融街設立了華南地區首個綠色金融政務服務分中心,利用“人工智能+機器人”全程電子化系統,為試驗區的企業和項目提供“壹站式”政務服務。二是綠色產業示範園區建設初具規模。以國光2025PARK智能電子產業園以及中電科華南電子信息產業園為基礎,在花都湖南部規劃約3000畝的花都智能電子綠色價值創新園。在花都西部規劃約10平方公裏的綠色產業示範園區,推動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等先進制造企業進駐。積極引導綠色金融資源投向綠色產業,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新材料、智能裝備、電子信息等先進制造業。2017年東風啟辰總部落戶試驗區,東風日產電池工廠正式建成。三是積極推動綠色出行。如大力推動公共交通綠色化。利用企業和金融機構的合作模式,首批購買200臺綠色新能源公交車,使融資成本比同期基準利率下降5個百分點,加快了城市公交汽改電的提檔升級和技術進步。四是大力推廣綠色建築。以中建四局壹公司等試驗區內總部綠色建築企業為帶動,在試驗區大力推廣應用綠色、節能、環保等新型建材,支持綠色建設、公共建築節能改造,力爭到2020年,新建綠色建築占比達到80%。目前,正加緊與保利地產公司研究對接綠色金融城建設方案,將綠色金融城打造成為試驗區綠色建築的示範。五是優化生態環境建設。2017年依法淘汰落後產能企業212家,為產業升級換代騰出空間。不斷美化城市環境,清理整頓“散亂汙”場所6775個,治理城區“水浸街”,為綠色產業的集聚發展提供壹流的城市環境。
  蔡建表示,下壹步,試驗區將牢牢把握綠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這壹主線,突出綠色金融支持綠色產業發展,堅持壹手抓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壹手抓綠色金融風險防控,不斷完善綠色金融發展生態環境,初步探索走出壹條實現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的綠色金融發展之路,為全國提供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廣州模式·花都經驗”。具體來說,壹是聚焦體制機制創新,盡快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經驗。二是聚焦產品和服務創新,進壹步完善金融服務體系。三是聚焦粵港澳金融合作,提升試驗區開放發展水平。四是聚焦金融風險防控,確保不發生較大的金融風險。